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5/20第十七届“挑战杯”全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
- 05/2040多年前:小学生课余时光,田野里刨烫手“烧豆
- 05/20东风路小学 举行课外阅读作品展
- 05/20孩子因为没有参加老师暗示的课外补习,而被长
- 05/191095件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亮相哈尔滨
40多年前:小学生课余时光,田野里刨烫手“烧豆
“不好好上学,就回家放牛!”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父母与老师教育孩子经常说的话。
·01·【基本情况】
小编出生于70年代初,76年开始上学一年级。当时只有5岁,这么小就开始上学还是得益于父亲是村里的民办教师,那几年他恰好带一年级的课,那个年代的农村还没有幼儿园与学前班。
父亲带着我和比我大两三岁的同学,记得当时全村上一年级一共就15、16位学生。所有课程都是父亲一人承担教学,每天上下午各上两节课,语文与数学(当时叫算术)课是每天都有的,政治、劳动、体育、美术、音乐等方面的课程每周都有一至两节。
·02·【学习条件】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年代的农村教学条件确实够艰苦的。教室是一间村里以前用来存储粮食的小仓库,就现在农村住房三间合在一起那么大,中间一道门,两边的墙上2米多的地方留着两扇不大的窗户(由于以前是仓库,留着通风透气的),所以光线不好。上课用的座椅板凳,都是学生家里准备好,带到教室平凑在一起,大小不一、高高低低、参差不齐、各具特色。这是小伙伴们难以想象的吧!
·03·【升级留级】
那个年代还没有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基本上是每个行政村(当时叫大队)有一所完全小学,学生升到四五年级才能到完小上学,而一二三年级都在各自的自然村里上学。每个学期期末考试,完小负责统一命题并组织统考(两门主科语文与数学),各个自然村的老师交叉监考。
一年两个学期结束后,根据学生两学期的考试成绩确定升留级。一般是语文和数学都及格就可以升级,我在一年级第二年的期末考试中,两门都考了90多分,暗自高兴自己 可以升到二年级学习了。结果父亲为了打好我的学习基础,让我在一年级学习了3年之后才升到二年级。我就这样成为了老“留级生”,第三年上一年级时经常成为父亲的小“助教”,主要负责检测其他同学的课外作业。
·04·【课余生活】
在农村生产责任“分产到户”之前,各自然村统一组织劳动生产,每家每户的劳力出工挣“工分”,每一季生产结束,收获的一部分需要上交国家公粮,剩下的余粮按“工分”累积分到各家各户。
每年夏收与秋收之后,是小学生们放飞自我的时候。每天放学后小学生们就跑到田野里,拾麦穗、谷穗、蚕豆、刨地瓜……,收获不多,不过可以各自带回家,不用上交到生产队。
我最喜欢的就是拾蚕豆,通常都是几位小伙伴一起把拾的蚕豆拼在一起,点燃豆杆,几分钟后大家迫不及待的刨开火堆,欢快的抢着烫手的烧豆,随意吹一下灰就往嘴里放了。现在还挺回念那样的场景的,虽然生活艰苦,但是课余时光可以满山遍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放飞自我。
这是属于60后、70后的童年回忆,如今的农村再也找不到那样的场景了!如今的孩子也想象不出那样的场景。
小伙伴们,有没有勾起你的童年回忆呢?感兴趣的可以留言分享哦!
文章来源:《课外语文》 网址: http://www.kwywzzs.cn/zonghexinwen/2021/0520/955.html
上一篇:东风路小学 举行课外阅读作品展
下一篇:第十七届“挑战杯”全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