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5/03一律禁止?所有家长注意,部分课外班“强制喊
- 05/03我院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
- 05/03第一临床医学院2021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
- 05/03我校举行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
- 05/03我院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初三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进入初三,学生很快就要面对中考,学习压力陡然增加。这个阶段,教师也往往会采用一些异于前两个学年的教学策略,以带领学生完成初中最后一年的“冲刺”——就初三语文教学来说,我们需要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把教材教完,又要带领学生进行系统复习,任务繁杂。那么,什么样的策略是最合适,也是最高效的呢?
以笔者的经验来看,最不应提倡的就是高压式策略,其次,适当调整阅读和写作训练也是必须要做的工作。除此之外,再做一些系统梳理、知识点强化等教学引导——初三语文的教学可以有条理地使些巧劲。
一、不求减负但不能加负
初三语文,很多教师采用了加负策略——在这个“非常时期”采用一些“非常”策略似乎是无可厚非的。所以,教师几乎全天都在按着学生学,背诵,默写,作文,测试——教师带着学生埋头向前冲,学生累,教师也累。
教师的想法是似乎合理的,出发点更是没有问题。但问题是,这种策略真的有效吗?从经验上看,这种教学策略是违背了语文学科学习属性的,并不合理。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新课改后,语文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现在更强调素质教育。在中考中,专门考核学生记忆背诵的试题所占比较已经很小了。大部分考核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解读能力,撰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其实是回归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那么,语文学习的关键,除了记忆一些诗词、名句等等,其实大部分是“感悟”和“理解”。比如我们学习《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中考时不会去考学生背诵哪个段落,或归纳哪种写作手法,也不会考那块“通灵宝玉”的来历——学习这个文章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对小说文体的把握,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对小说精彩描写的赏析,对小说人物情节的判断——所以,即便是进入初三,语文的教学还是应该避免急躁,静下以来,细细咀嚼、品味、消化,才是正路。我们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试题练习,让他们感知一下题型和找到考试的感觉即可,让他们练遍天下题库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
二、继续进行有效的阅读
语文学习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阅读的质量——他们的阅读量是否足够大,他们的阅读素养是否得到了发展。但是,不少语文教师在初三时把阅读打入了“冷宫”。因为他们觉得,在初中的前两个学年,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包括课内的、课外的,文学的、拓展的。所以,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来说,阅读的任务在前两个学年已经完成了。进入初三,时间紧迫,根本就没有时间让学生坐下来去阅读文章——阅读是个太消耗时间的学习活动。
但,这个教学策略的调整其实又是有问题的。我们功利点说,中考中现在明显是越来越多的出现了阅读理解类的试题——那么,不通过阅读的教学指导去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解析文本的能力,又能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呢?从写作上说,通过阅读才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素材积累——这种积累行为应该是没有止境的,越多越好,当然不能认为以往的阅读量已经“够用”了。
所以,在初三阶段,阅读活动不仅是不能减弱的,而且应该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比如,我们对学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给学生一组似乎不相关的资料,让他们通过阅读提炼出这些文本的共性或关联性,这是对学生材料写作和提炼解读素养的有效训练。再比如,采用变“接受阅读”为“生成阅读”的策略,就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不仅有意地去获取信息、积累素材,而且去主动分析文章、评价情节或人物,从而使自己的解析、评价能力得到专项提升。
三、强化系统的作文训练
学生学了九年语文,面对中考时,必须要跨过一个槛——就是写作。以往的写作练习或测验中,写作所占的分数值并不大,而中考的写作分一下就占了近“半壁江山”——进入初三之后,教师必须在学生对写作的重视程度上和把握能力上进行系统的强化训练。
但,我们依然是那个观点,不应给学生加负。作文的训练也是这样,不能用海量的写作练习来试图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践证明,学生没有掌握写作技巧,就算写一百篇文章,还是在一个水平上徘徊。所以,作文的教学也要追求系统性和巧劲。
比如,我们可以把写作和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写一些心得体会类的小短文。如阅读《背景》之后,让学生写一篇“我与父亲”为线索的文章——这样,既实现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训练了学生材料写作的能力。再比如,教师帮助学生把各种文体的特征和写作要领提炼出来,整理成一个系统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按照这个系统一项一项、一个文体一个文体去练习写作。这样,使他们有条理地把握好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
文章来源:《课外语文》 网址: http://www.kwywzzs.cn/qikandaodu/2021/0506/918.html
上一篇:浅谈中职营销专业中的教育改革
下一篇:危高而险与正襟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