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1/13儿童文学书籍推荐书目 蔚蓝色的夏天
- 11/13想考省重点高中?哈市初中四年应该这样学习,
- 11/13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练习题,赶快收藏
- 11/11最新2020精选篇:初三语文教研组下学期工作总结
- 11/11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练习题,赶快收藏
机电类应用型本科人才课外培养实践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经济转型必须要解决制造业的更新与升级[1,2]。近期,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通知,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力争到2025年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进入制造强国行列[3,4]。建设制造业强国必须要有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支撑。地方高校应该成为培养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5]。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结合现代制造业对机电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行了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是课内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灵活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机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的工科人才应定位于技术应用并兼顾研究开发,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既具有工程应用能力,又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在服务面向方面偏重区域科技经济发展[6]。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研究和科技产品的开发与改进越来越依赖多学科的协同作战。单一学科知识的人才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代科技综合化发展的需要。现代科技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要求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多学科知识素养。因此,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机电工程人才必须具有复合型学科知识结构[6]。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机电应用型人才还应具有以下能力和素养:(1)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应用能力;(2)对机电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有浓厚的兴趣;(3)善于发现机电制造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并有创新的意识与能力;(4)能对机电领域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具备终生学习能力;(5)良好的人际交流、团队协作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6)独立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等。
二、课外培养平台构建与实践
为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学院积极搭建课外培养平台,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科技创新活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具有灵活性、趣味性,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大多数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采用跨年级、跨专业的团队组织模式,这既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既以学生为主体又需要加强管理,采用“学生为主、兴趣引导、项目驱动、过程监控、目标管理”的组织原则。
(一)动员、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每学年学院组织全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和自动化等专业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首先进行动员,引导学生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提出创新产品创意或产品改造创意,组织专业老师对学生上交的创意进行筛选,确定有创新点且方案可行的创意,然后对可行的创意组建创意产品开发项目组,并确定指导教师。项目组成员一般有3~5名同学组成,根据创意产品开发需要搭配不同专业学生,且学生来自不同年级,由高年级同学带低年级同学。每个项目组配2~3名指导教师,同样根据产品开发技术需要,指导教师也是来自不同专业。在后续产品开发过程中,从产品具体方案的确定到方案修改直至产品制作完成都发挥项目组每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影响、相互激发创新思维共同提高,既提高了每位成员的创新能力、制造能力,又增强了协作意识,还收获了友谊。在产品开发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会在关键时间节点给予指导或参与研讨,指导教师既了解了学生的心态、思维方式,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除了学生提的创意外,专业老师也会提出一些创意并组织有兴趣的同学组建项目组进行产品开发。此外,在以上院级科技创新项目开发过程中,选取一部分项目申报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一步提高项目的开发水平。
(二)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有关学科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水平,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兄弟院校水平,促进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近几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了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自动化创新设计竞赛、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组建参赛团队时充分考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搭配,高年级带低年级,注重团队发展的持续性。结合竞赛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与技术配备相关专业指导教师。
文章来源:《课外语文》 网址: http://www.kwywzzs.cn/qikandaodu/2020/1227/677.html